今日要闻 更多>

十一月,北京地区文博新展邀您来赏

发布时间:2023-11-16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浏览次数:918次

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9日-2024年1月5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共汇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及中国的84件(套)文物,向参观者介绍“一带一路”国家的历史文化,揭示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轨迹,展现中外联合考古和历史古迹保护修复成果。

  展览分为“文物·融汇多元艺术”“寻迹·见证文化交流”“合作·联合考古成果”“拓展·开启文明之路”四部分,亮点展品包括唐三彩小海神角杯、陶胡人俑座灯、中亚草原金牌、费尔干纳盆地石雕、阿拉伯青花瓷等。

  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8日起

  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二十世纪,是世界大势、中国世事发生沧桑巨变的百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华夏大地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为赓续中华文明孜孜以求,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紧相连,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此次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基于“百年、百人、百集"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这一重要抢救性文化工程,聚焦二十世纪为中华文明做出突出贡献的教科文卫体各领域100位大师巨匠,全面展示其人生成就和巨匠风骨。

  展览分为“笔墨精神·美术书法篇”“自铸伟辞·文学国学篇”“金玉·戏曲戏剧曲艺音乐篇”“培根铸魂·教育体育篇”“功勋百代科技教育篇”“妙手仁心·中医篇”六个篇言,精心选350余件展品,集合国家博物馆等多方珍品收藏,既有齐白石的《松鹤旭日》,徐悲鸿的《九方皋》等艺术瑰宝,也有鲁迅的创作底稿,洗星海的音乐曲谱,以及曹禺、李四光等大师们的书信原稿、生活用品、纪念物品、工作器具、成果模型、出版成果以及图像和影像等,立体呈现百年间百位大师的经历、成就、个性、精神和风采。

  喜溢华庭: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5日-11月25日

  展览地点: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是恭王府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办展,共呈现逾120件文物,通过天伦、美器、祈福、崇文和修武五个单元展示清代皇子公主们的少年生活。

  “天伦”展出少儿服装、鞋帽、玩具、抓周的晬盘等,呈现清宫中的天伦之乐;“美器”陈列冠架、食盒、妆奁、首饰等,反映皇子公主的生活水准;“祈福”以康熙御书福字碑拓片领衔,众多展品福气满满,抒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崇文”“修武”涉及清宫少儿的教育,从中可见对皇家子弟文治武功的期待。

  侨批中的党史——江门侨批活化研究成果展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17日-11月30日

  展览地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在首都遇见侨乡”历史文化展示活动,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以我国传统侨乡历史文化的传播展示为主题探索策划的系列品牌活动。“侨批中的党史——江门侨批活化研究成果展”是“在首都遇见侨乡·广东江门主题月”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之一。

  2023年是“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十周年。展览展示了近年来江门深挖侨批文化内涵,开全国先河进行“侨批中的党史”研究,以时代化的视角讲好侨批故事,用潮流化的包装让侨批展现时代魅力,梳理形成江门侨批活化“攻略”的系列成果。分为“世界记忆名录——侨批档案”“侨批中看党史”“创新活化成果”三部分。

  侨·梁——梁启超与近代华侨华人展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1日-11月30日

  展览地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在首都遇见侨乡”历史文化展示活动,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以我国传统侨乡历史文化的传播展示为主题探索策划的系列品牌活动。“侨·梁——梁启超与近代华侨华人展”是“在首都遇见侨乡·广东江门主题月”系列活动的活动之一。

  2023年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诞辰150周年。展览讲述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东渡日本继续爱国救亡的维新事业,创办华侨学校,启蒙海内外同胞,团结华侨为中国图强寻找良方的史料展示。展览共分为“梁启超的海外足迹”“梁启超与华文报刊”“梁启超与华文学校”“梁启超家族中的华侨华人”四个部分,集合来自北京、天津、江门等地梁启超纪念馆、故居和涉侨博物馆的共计百余件珍贵文物、书籍、实物展品、图片、视频资料等。

  心中的国际歌:闻立鹏绘画中的纪念碑意象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24日-11月19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将展出闻立鹏油画《国际歌》的创作画稿168件,辅以闻立鹏各时期的代表作40余件,梳理油画《国际歌》的创作过程及其影响,深入研究艺术家的艺术理念与创作方法。

  闻立鹏1931年生于湖北,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三子。受父亲人生经历的影响,闻立鹏的画作多讴歌革命先烈,追求创造崇高、壮美的意境。他的代表作《国际歌》完成于1963年,以纪念碑式的构图手法,描绘七位烈士顶天立地的形象,并用深沉的红色充满背景,烘托壮烈高昂的悲剧氛围。

  锦色Ⅱ——探寻江南建筑彩画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18日-2024年9月11日

  展览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展览简介:“锦色Ⅱ——探寻江南建筑彩画”展是锦色系列展第二期,通过88件(套)展品,从“江南画境”“斑斓意匠”“南艺北传”三个部分,呈现江南彩画的时代背景、精工纹饰和对北方官式苏画的重要影响,以此推动中国传统建筑彩画艺术的普及,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哥白尼的生平与成就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1日-2024年1月7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共同举办,通过复原模型、古董天文仪器及图文资料,介绍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生平与成就,再现16世纪欧洲天文学变革的时代。

  哥白尼(1473—1543)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提出“日心说”理论,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有力地冲击当时主流的“地心说”主张,推翻当时大众对宇宙的认知,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哥白尼的著作《天体运行论》被认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点。

  重点展品包括视差仪、纪限仪、天堡等5件仪器和建筑模型,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研究团队根据第谷·布拉赫、约翰内斯·开普勒的著作及相关文献资料复原制作;以及科博近期收藏的伽利略望远镜、乌尔苏斯行星仪、波斯星盘等天文仪器。

  匠心之韵 时光传承——2023年北京市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成果联展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11日-11月14日

  展览地点: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本次展览旨在呈现北京市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中五所院校学员研修活动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和当代成果。这是一次庆祝中国非物质传统文化的盛会,也是一次展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时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宝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我们将看到传统工艺和表演艺术的传承,同时也感受到它们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杰出的成果作品,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融合,体会中国非物质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圆明园石柱回归展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13日起

  展览地点:圆明园正觉寺

  展览简介:展览以7根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为主题,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约50组件,分为“漂洋过海”“回归之路”“石柱真容”三个单元,以圆明园石柱流失为背景,将此批流失文物回归过程作为串联,呼应同类流失海外文物在园展示情况,重点描绘石柱上的精美雕刻纹样,力求让观众了解圆明园石柱远离故土,颠沛流离,重回故里的历程,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圆明园石柱所蕴含的文物价值。

  “风雨同舟 勇毅前行” 门头沟区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主题摄影书画作品展览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月10日

  展览地点:永定河文化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面向全区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摄影书画作品795幅,经过精挑细选展出121幅。其中,摄影作品70幅、书法作品35幅、美术作品16幅。一幅幅作品充分展现了面对此次特大暴雨灾害,社会各界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勇往直前,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救助群众、运送物资、清理路障;各职能部门夜以继日抢修设备、保障畅通;各救援、志愿团队不畏艰险抢救伤员、奉献爱心。通过作品展致敬平凡英雄,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和革命老区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