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富汗文物再次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刷屏,竟是因为战争。
当地时间8月15日,当塔利班宣布占领喀布尔,阿富汗的文物安全便一直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遗憾的是,至今,阿富汗并未提出对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举世闻名的藏品有何保护计划。阿富汗政府人士此前在接受《国家地理》的采访时曾表示,阿富汗需要保护这些文物,但问题是需要找到一个安全地点。
塔利班占领喀布尔一天后的大街 图源:路透社
曾在中国多次举办讲座推广阿富汗文化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拉希米,以及阿富汗考古研究所所长努里都被困在被塔利班控制的城市中。但他们仍能与馆内工作人员保持联系,目前员工处境安全。他们称塔利班官员承诺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工作人员可以继续此前的工作。然而,由于这些员工被软禁,而未能提供关于文物的相关信息。
五树形王冠 公元25-50年 周长45cm,高13cm
彩绘玻璃杯 公元1世纪 玻璃 高24.8厘米,直径11.7厘米 贝格拉姆13号房
据悉,目前,这批文物还在阿富汗,部分文物存放在总统府的金库里,是安全状态。
阿富汗文物在中国
当阿富汗国内频遭战火,文物生死未卜之际,为了保护文物,它们只能以展览的方式在世界各地“流浪”。
从2006年开始,来自阿富汗的231件文物以巡展的方式,流转于欧、亚、美、澳4大洲的13个国家。2017年在故宫博物院展出,敦煌研究院、成都博物馆、郑州博物馆、南山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香港历史博物馆接力守护。
点击链接,查看“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VR展
2017年3月17日至6月17日,“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展出。
2017年8月23日至10月20日,“丝路秘宝——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品展”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开展。
2018年2月1日至5月6日,《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在成都博物馆一楼一号临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
2018年5月25日至7月10日,“阿富汗国家宝藏”在郑州博物馆展出。
点击链接,查看“耀世遗珍——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藏珍宝展”VR展
2018年8月25日至11月4日,“耀世遗珍——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藏珍宝展”在深圳南山博物馆亮相。
2018年12月29日起,“来自阿富汗的国宝”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
2019年4月18日至6月23日,"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开展。
2019年7月9日至10月9日,“金色阿富汗——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 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2019年11月6日,“尘封璀璨——阿富汗古文物”特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
在将近30家博物馆中辗转展出后,阿富汗文物还是回到了祖国。提及这次巡展,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拉西米的愿望非常朴素——提起阿富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战争和混乱,希望通过这个巡展,打破大家对阿富汗的负面印象。阿富汗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展品所蕴含的丰富而多元的艺术、文化、技术,是一扇了解阿富汗文明的窗口”。
文物界 的“辛德勒们”
提起阿富汗文物保护,不得不提的是,这些在战争中挺身而出,不顾生命安危保护文物的“辛德勒们”。
几何纹高足杯残件 公元前2200—前1900年 高8.4厘米,直径9.9厘米
《金杯》公元前2200-前1900年 高4.99厘米
《金杯》公元前2200-前1900年 高11.65厘米 直径12.8厘米
20世纪90年代,当战火燃烧到首都喀布尔,火箭每日都在博物馆上方掠过。时任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的马苏迪焦灼万分,他和同事们反复商量
给每件文物设计了逃跑路线编册,包裹,装箱,运输,希望能将它们偷偷运到安全地点。然而,1993年5月,一颗炮弹还是落在了博物馆屋顶上,精美佛像炸成碎片,青铜器被熔成废铜,空中翻飞的黑色灰烬分不清是来自中国还是印度的古籍。马苏迪没有逃跑,更没有时间心碎,他提着煤油灯,摸黑拾起文物残片。
厄洛斯立像 公元1世纪 青铜高15.2厘米 贝格拉姆13号房
塞拉比斯-赫拉克勒斯立像 公元1世纪 青铜高24 1厘米 贝格拉姆13号房
带柄盘 公元1世纪 雪花石 盘直径19.3厘米
万幸的是,火箭落下之前,馆藏最珍贵的文物已转移了。早在1989年,在总统的许可下,博物馆人员已从10万件珍宝中挑出国宝中国宝,封存在总统府的地下金库内。 没有冒险,没有探宝故事,守护宝藏的每一日平淡又危机四伏。塔利班控制阿富汗的年月,马苏迪不定期进到总统府,默默打开地下室的铁门测室内湿度,查箱子外观,临走前默默关上铁门,走在大街上随时被炸飞时,这些博物馆人员仍关心地下室湿度的高低,仍旧没有变卖金库之的任何一件文物。
动物噬咬纹包金短剑 公元25-50年 长37.5 厘米 蒂拉丘地4号墓出土
科林斯式柱头
1996年,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开始清点文物,并进行登记。工作人员分布较散,有些在博物馆楼里,有些在其他储存室。即使在没有电和水的情况下,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和专家仍然坚持工作。文物的清点和登记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 2002年,阿富汗的政治安全局势趋于稳定,比以前好了很多,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迎来了发展机会。国家地理协会和其他基金会就开始赞助博物馆,一同清理文物。登记卡不仅有英文的,还有其他语言,关于文物的所有信息都详细记录。
希腊语铭文碑座 公元前3世纪 65.3×46.5×28cm
希腊语铭文碑座(局部)
2003年,塔利班被推翻后,阿富汗重现和平的盼望。那一天,马苏迪和30多名文物保护者拥挤在封存文物的小房间里,2万多件文物,包括在中国展出时引起轰动的皇冠毫发无损。
阿富汗国家博物前馆长奥马拉·汗·马苏迪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穆罕默德·法希姆·拉西米
然而,讽刺的是,当我们今日回顾过去,竟找不到马苏迪一张清晰的照片。 随后,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的接力棒传到了穆罕默德·法希姆·拉西米手中。
赫尔墨斯方柱 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 高77厘米,宽31.5厘米
如果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马苏迪的任务是保护文物的话,那么,在相对较为和平,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世界环境中,拉西米的使命则多了一层——推广阿富汗文物及文化。虽然,阿富汗时常沦陷战争。
金盘 公元25- 50年 直径23厘米
他带着阿富汗的231件文物到处巡展,更在中国的各地博物馆做巡回讲座,讲述阿富汗文物流传故事及阿富汗文化,他甚至向中国观众分享阿富汗博物馆的建设进程。他曾在一次讲座中表示:“我来到中国很多次,看到每个博物馆建得非常大,设施非常专业,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希望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建设得很大、很专业”。
然而,在世界范围的人们盛赞他们保护文物的丰功伟绩时,这些文物界的“辛德勒们”只有轻轻的一句——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十字形饰板 公元前3世纪早期青铜 长44厘米,宽42厘米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刚刚度过了它成立100周年的纪念。这100年中,这座博物馆基本是从零开始。
2002年起,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几乎是从零开始,博物馆的门房都没有修,而且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说要追回那些被盗窃和掠夺的文物,修复各种被损坏的文物,这些工作量都很大。同时,博物馆里没有任何设施,还有很多工作人员在战争中牺牲了。所以,人员和基本情况都非常糟糕。
盘羊立像 公元25—50年 长4厘米,高5.2厘米
第一步重建是从2002年开始,主体建筑经过全面整修。现在国家博物馆入口的文物保存完好,其他的文物保存情况也不错。重修团队很重视博物馆景观的建设,道路两边都有美丽的玫瑰花。博物馆对面是以前国王居住的宫殿。一到春天,时任馆长就带领着工作人员一起种树,修缮博物馆的花园。一起工作的人有园丁,也有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他们都很愿意一起打理花园。
赫拉克勒斯立像 约公元前150年 青铜高18.2厘米
2002年起,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就一直在修复保存下来的馆藏文物。
追回流失文物也是重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截止2019年已经追回3.5万件,其中1.5是从海外追回的,还有一些是国际治安拦截下来的,还有5千件是考古发现的。其中,瑞士归还文物5600件,日本归还102件文物。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合作时,英国归还了一部分文物。
培养人才方面,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原有工作人员有的牺牲了,有的去了海外,导致专业人员非常少,博物馆开始培养人才,聘请了很多年轻人,博物馆为其提供了很多培训机会,不仅在国内,在海外也有。
二神驾车图像饰板 公元前3世纪 直径25cm
建立文物数据库方面,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与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签订了备忘录,由美国大使馆资助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建立文物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非常专业,之前的纸质版清单会进入到这个数据库里面。拉西尔表示,建立这个数据库的宗旨是,将全国可移动的文物全部调查,登记在案,进入数据库。有些省份已经完成,还有其他省份正在登记中。
雕刻原版残件 公元前145年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一共有80多名工作人员,大部分都非常年轻。常设展有艾娜克遗址展、佛教遗产展、日本归还阿富汗文物展、钱币与印章、民族学文物展示、伊斯兰时期文物展等,其中艾娜克展厅里展出了很多精美的佛教文物。这些常设展均面向公众开放。
阿富汗文物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和这次巡展,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与阿富汗,曾由丝绸之路联结。
丝绸之路从洛阳出发向西延伸,来到埃及罗马希腊,经过阿富汗,其中,从阿富汗还产生了一条重要通道,通往南亚。阿富汗是这条线的中心,连接着中亚、南亚、中国,一直到两河流域和埃及。便利的交通,使阿富汗诞生了非常多元的文化。
巴米扬大佛被炸
他是佛教的圣土,不仅有文献记载,业已发掘的佛教寺院也很多,而没有发掘的佛教文物还有成千上万件。公元7世纪,玄奘曾来到阿富汗,记录了许多佛教盛况,包括喀布尔和如今已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
巴米扬大佛被炸前后对比
巴米扬大佛是在2001年3月11日被炸毁的。那一天,阿富汗塔利班军方一枚炸弹不偏不倚地投在了这座世界最高的立式佛像上,屹立了1500年的佛像随着一阵爆破和硝烟在顷刻间化为碎砾。巴米扬石窟位于阿富汗中部兴都库什山的小盆地内、距喀布尔西北230公里处。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石窟开凿时期(公元2-7世纪)经历了贵霜和萨珊两大帝国。当佛教兴起于印度、并沿着丝绸之路向中亚传播时,贵霜王朝辖内的犍陀罗地区产生了最早的佛教造像,这是一种受到希腊风格影响的雕刻艺术,在贵霜帝国统治下的阿富汗东部传播。到公元5-7世纪时,阿富汗已是伽蓝连路、金像连耸、钟罄之声相闻的佛教国度。犍陀罗艺术在这里与本地的笈多风格相结合,形成了犍陀罗艺术的西部分支,也称“印度一阿富汗”流派或“巴米扬艺术”。
巴米扬大佛老照片
巴米扬石窟依兴都库什山支脉瓦杰山的断崖而建,面对着巴米扬河。在全长约1.5公里、高约100米的摩崖上共凿建了750个石窟,包括大小佛龛、僧房和会堂。它是现存的最大的佛教石窟群,比我国新疆拜城的克孜尔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都要大很多。
紧那罗式水壶 公元1世纪 釉陶 长21.8厘米,宽13厘米,高20.2厘米 贝格拉姆13号房
除了佛教艺术,阿富汗还有很多印度教文化。印度的国王把他的权力带到了阿富汗,阿富汗成为了他的权力中心。所以,阿富汗有很多印度教的文化元素。同时,阿富汗还有很多伊斯兰教的遗存。伊斯兰时期的建筑非常有名,堡垒式建筑在很多城市都有,清真寺也非常多。蓝色清真寺是公元12世纪的建筑,表面全部是漂亮的瓷砖。
蒂拉丘地墓葬出土的项链
金腰带 腰带长97.5厘米,宽2厘米,牌饰直径4厘米
阿富汗的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有银矿、铜矿、青金石矿,从青铜时代就开始开采了。其中,青金石是非常有名的矿物质,也是阿富汗重要的出口物资。图坦卡蒙的头套上蓝色的石头就是青金石,表明阿富汗当时已经把青金石卖到了埃及。
注:文章部分内容参考《曾被中国拯救的阿富汗国宝,刚结束逃亡现在又要去送死了吗?》作者:那城的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