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湖南美术出版社推出“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版画作品展”,在美仑美术馆展出46幅馆藏版画作品,从版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历史性的回顾。
版画是一种内涵丰富、表现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作为左翼美术重要代表的新兴版画运动,在鲁迅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倡导下,自诞生之日起便与中国革命血肉相连,在斗争生活中成长、发展和壮大。抗日战争以后,版画被带入解放区,进一步得到党的哺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版画艺术的实践都充分证明了版画艺术是中国革命美术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此次展览分为时代使命、万象更新、推陈出新、多元发展四个板块,时间跨度从1931年至2021年。
李桦的《怒吼吧!中国》成为本次展览的第一幅作品。线条遒劲,黑白分明,极具感染力。这件作品创作出来后便被大量复制做成传单撒在街头,在当时影响极大。
版画的创作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即始于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这一时期,“救亡”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主题,新兴版画不仅适时地发挥了自己的历史作用,而且也在这过程中得以发展壮大。木刻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前线,参加火热的革命斗争,同时向民间美术学习,探索中国木刻的新形势,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木刻作品。
版画在解放初期非常普及,许多艺术家都有过版画创作的经历。从水彩起步的古元,后来成为延安木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的版画作品《鞍钢的修复》在第二部分“万象更新”中展出,画面中那些热火朝天搞建设的人们有着那个时代独有的精气神。
1954年,版画被纳入中央美术学院及其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课程,逐渐开启版画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初步完成了由战斗型版画向审美型版画的创作转向。一改新中国成立前木刻以黑白为主的单一局面。这一时期的套色木刻作品以风景及静物为主,同时融入传统水印的创作技法及油画色彩的表现力。
1977年新中国恢复高考,随着新一代学习美术的大学生走进艺术院校,版画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2000年为界,展览以“推陈出新”和“多元发展”两个单元,展出了从1979年至今创造的版画作品。改革开放以来,版画在作品上的选择更加侧重主题性和思想性,在语言的自觉和自主上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以后,版画追寻图像的视觉张力,借新媒体艺术的出现,解构了版画的制版、印刷过程。
此次展览是长沙市文艺创作扶持项目,也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在中国现代版画方面进行系统的学术出版的结果,展出的作品来自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藏品精选。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7月18日。